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台灣海翔名系~白板系

台灣海翔名系~白板系 作 者 : 王 詔

筆者一位未養鴿的好朋友一次在泡茶時碰上數位鴿友正在聊天,一會兒張三的綜合冠軍如何如何,一會兒李四的唯一歸返如何如何……,說長論短之際,突然插嘴問了一句:“白板系是哪一國的名系?好像放海上很厲害?“眾人爆笑之餘。才猛然發現這個外行人竟然說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大家所談論的這幾隻出類拔萃的賽鴿,唯一相同之處是──皆是白板系。

出類拔萃──白板系

如果今天一位教練訓練一批選手參加奧運,賽前訓練預測的最優秀選手竟連複賽都未進入,而不寄希望的副將竟抱回金牌;或學校的資優班學生全部落榜,放牛班的孩子卻高中狀元,相信各位對這位教練或學校的平常評鑑制度一定會產生疑問。可是在各位所熟知的海翔競技場(尤其在惡氣候關或五關完翔少數歸返情形下),最後獲勝最多的名系──真是白板系拔得頭籌;不得不令人想檢討一下,咱們“平常考試”的制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血統的迷思

大道理人人會說,常見當季入賞者在眾鴿友圍繞之下說得“嘴角全泡”,外圍鴒友大嘴開開之餘,只有點頭稱是,事後私下請益,從種鴿到管理、飼料一無是處,全部要改,照那一套改下丟,成績出來還是他入你不入,尤其“仙角”欽點的總組頭更是死得比別隻還早、還慘,可別怪別人在害你,入等雖沒有絕對公式,卻有幾個必要公式能增加入賞機率,以下從老是白板的原因由各個層面予以分析,請各位看看有沒有些道理:

首先該由血統的迷思談起。台灣賽鴿職業櫥在比賽忙操訓,賽完除了算錢──不管是算給別人還是算給自己,應該清閒下來了吧?才不!他們忙著呢!忙著追尋鴿系、鴿種,已經入賞者還要更好;沒有入賞者當然更要引入好鴿一雪前恥。那引種的標準如何?大多道聽途說,某系很好就趕快去“進香”,恨不得連鴿屎都全掃回來,或有人把鴿刊當流行衣飾雜誌看,某系配某系很流行、入賞率很高就照方抓藥,然後封為組頭就等著領賞了,結果……×××,其實每一鴿系雖各有特色,但各有好、劣鴿,一味認定某系一定會入,某系一定打鎗而依此插組,想成功大概還需要神明庇祐。太多的例子證明引種成功的最大要件是引入鴿本身,而不是牠的祖先、系統。

筆者有一位同學,大學聯考全省第五名考入台大醫學系,次年二弟以第一名考入陽明醫學系公醫(家庭無法負擔兩位醫學系學費),可見此一家族血統之優秀,可惜三弟卻是個連日常生活都無法自理的低能兒;那以鴿子為例,如果今天老大被某人引入而成就非凡,引入老二的另一人也不遑多讓,如此我抓老三吧,結果……可想而知。同父同母的人類兄弟都有如此離譜的實例,染色體數目比人類還多的鴿子變異性更大,你有把握照血統抓不會抓到老三嗎?一味認定我這是台大、陽明系,組頭重重插下去甚至借錢來圍,結果萬一是老三系,不跑路都難!所以基本的鑑鴿能力要有──包括種鴿和選手本身的鑑定。系統本身唯一的意義在:優秀的鴿子一定有優秀的祖先;優秀的祖先卻不保證所有子孫一定優秀。

雞卻生出鳳

另一個情況也許各位鴿友也注意到了;許多入賞鴿贏得的賞金,還不夠牠的子孫輸,而牠失格的兄弟送人或勉強配對後代卻異軍突起,怎麼龍不生龍,雞卻生出鳳來了!?這些“雞”生的“鳳”也常是白板入賞鴿的一大貨源,追究原因筆者也有一些體認:台灣的多關賽制,尤其海翔天氣變化頗大,距離又頗長,一羽賽鴿若未綜合數種優點,在不擅長的天氣或距離就可能失格。筆者是學農的,遣傳學上最優勢的F1代是兩純種的雜交第一代,兼有父母雙方之優點,但是如果自行留種。F1配F1出來的子代就像開雜貨店,什麼奇形怪狀的都有,就是較缺少像父母(F1)那樣兼各家所長的,反而是雜交失敗的F1失敗株,在某些特性上只偏向父母之一或像某一祖先株的,回交上代純化後再交配合適的外系,雜交優勢又出來了,這些弱勢雞的雜種仔,就是您往往想不到的白板入賞鴿。

海訓4~8次即可

再來錯失英才的原因,是該鴿幼時曾撞傷、隨地停降或出訓落網,以致宣判死刑,讓主人“插不下去”,這就要從幾個方向來談起了。首先,比賽是在該鴿“高中”時才參加聯考一決勝負的,可是插組卻在幼稚園到國中完成,有些“大器晚成”的鴿子在成熟前實在笨得可以,天空只有一條電線也會“故意”去撞;更多長程鴿種速度較慢,在其他快速鴿群中拚老命也只能跟在黑鴉鴉的同伴屁股後面氣喘吁吁,一旦前方友鴿突然急速上升露出一條電線時,措手不及的小傻瓜只好“狠狠地”給他撞上去,最慘的一命兩屍、身首異處;留下性命的可能落得成為值星官(左胸縫到右腹);最好運的也帶點暗傷、扭傷,傷好得了飛翔恐懼症,再也不敢高飛,自此編入白板部隊,躲在厝角高唱“只要我長大”,果不期然成熟後出人頭地,卻換來主人一陣唉聲嘆氣,下一季……同樣還是“插不下去”。終於有一天主人被教乖了,早先浪費了好幾次伯馬、唯一歸還甚至扛黑板的大好機會了。

至於出訓中網,教練與中網鴿都該各打五十大板(網鴿的歹人更該打一百大板)。天氣狀況不適宜或鴿子體能有問題而外訓,是教練該打的理由。鴿子唯一該打的原因是祖先沒保佑,錯生在體型結構有瑕疵而容易中網、撞傷的系族中。某些“一將功成萬骨枯”,堅信斯巴達式訓練才能成功的高損鴿率“金牌教練”應省思一下:如果伯馬一定得靠“衝壞天”才能訓練出來,那業餘櫥沒有幾十次海訓的都不用混了,可是事實呢?五關結束,很多大鯨魚都死在小蝦米的手上。筆者認為海訓以4~8次即有效果,多餘的海訓(尤其天候不佳的海訓)除了增加損失率,對五關完翔或伯馬並沒有直接加成的任何證據。

適合海翔的中長程鴿

最後要探討的是距離問題,也是最主要“錯插”的原因,現在海上訓練最多到100公里左右,但大多數鴿會海上資格賽即從120公里左右開始,許多鴿友從“流路”一開始,就逐日記載歸返時間,插組時就以這本記錄由自己鴿舍的“綜合冠軍”開始一系列大小組頭排隊,別人吃飽才回來的自然是白板班長,正式比賽後成績卻由記錄後面往前排,班長變“營長”,組頭卻變“師長”了,奇哉怪也!其實有什麼好奇怪的?如果在學校永遠都練習跑百米、千米,然後找跑得最快的選手組隊,那些有耐力而跑不快的“排骨酥”永遠都不會當選,一直到正式10000公尺決賽,您才知道排骨比肌肉可靠;莫怪您老是唉聲嘆氣。

筆者有一位綽號“三關王”的鴿友。每季海上頭一兩關單關神氣得不得了,卻從來沒一次放超過四關,有時碰到資格賽或頭關“煞關”,最好少去他家,否則一定捲入家庭口角糾紛。這位鴿友以前陸翔時代就常超速,放海上卻變成“倒櫥超速”,問題就出在碼數上,陸上比賽十數年結晶下來,他手上好鴿的耐翔里程數因追求速度而逐代淘汰犧牲掉,一旦制度改變,海翔里程數增加的結果,昔日的龍就變成今日的蟲了,如不速謀改善,大概不出幾季,又有人要黯然退出鴿壇了。筆者個人認為:海翔適宜的里程數各地並不一致,簡單的公式是純海上里程數乘二再加上陸上長度,例如中部450公里的南海海翔,有約280公里純海賽,則280×2=560公里,再加陸上170公里全部加起來,您的鴿系最好是擅長700~800公里入賞的中長程鴿較好,能飛400~500公里的鴿子稍有閃失,可能就回不來了。

綜論以上各點,筆者認為能掌握每次入賞機會,以漂亮的插組“狠狠”撈一票的基本條件如下:
一、不影響生活的寬裕經濟情形下,讓您可以“多插多贏”。
二、夠水準的配對選種及鑑別賽鴿的能力。
三、針對各選手不同特性因材施教,保留愈多實力投入決戰場成 果愈豐碩。
四、不強調訓鴿成績,陸上訓鴿只用來參考選手健康狀況,要參考成績最多從出海開始,插組時除短程單關外,千萬別拿陸訓資料出來看。
五、如果以上都做到了還是插不準,到媽祖廟擲筊求明牌可能是給您最後的建議。

王 瑄 用筆名「王 詔」發表於 賽鴿運動 雜誌

沒有留言: